Posts
学习与思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学习与思考
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 ——东野圭吾
自师兄在医院中赠我这本书后,搁置了好些时日,恰逢乔又安利给我,这才翻开书卷读了起来。原本对东野圭吾有些许偏见的我,却深深的被这本小说吸引,一口气就将其读完。细细品味了下,不像东野的推理作品,这本书在故事的塑造方面不是很有特色,也可能是这类的正能量的情节更加源于生活,不太像推理类情节的天马行空。整本书最出众的地方其实还是东野对多线讲述优秀地驾驭。在一个个“巧合”中成功的引导读者在多线故事中来回穿梭。我们不妨将整个解忧杂货店的历程按时间顺序来穿一下,这样就更能体会到东野是怎样将一个平淡的故事讲的如此引人入胜了。
事件零:
事件一:
意见提供者:浪矢雄治
和久浩介的咨询信开启了解忧杂货店正式的解决烦恼业务,但是和久浩介最终 并没有听取浪矢老先生的意见。这是相当关键的一点,一是通过浪矢老先生初 次面对正式烦恼咨询信时不成功来引发日后浪矢老先生对如何解决人们烦恼的 思考(当然,浪矢老先生并不是直接从这个事件上获启,这里的安排可能主要 针对读者),再者就是从和久浩介悲剧中反衬出家人的重要性以及人无法独自 生存,必须相互支撑才能活下去这一核心点。
事件二:
意见提供者:浪矢雄治
对于这个烦恼,此时的浪矢老先生已经悟出了所谓的解忧的真谛:“这么多年 咨询信看下来,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 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所以有些人读过回信后,会再次写 信过来,大概就是因为回答的内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吧”。读到这里我们已经 明白,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解忧杂货店,在问题出现的同时,我们心里已经有 了答案。本书的所有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做出选择的基准,这个基准就是 人内心深处的善。 按照书中安排的顺序来看,伴随着浪矢老先生的离世以及收到了来自未来的回 信,这部分的故事将整个小说推向高潮。来自绿河小姐女儿的回信再一次展现 了母爱的伟大,并揭示了绿河小姐发生意外的真正原因。不但了结了浪矢老先 生的心结,也再次让我们相信善和爱一直都萦绕在我们身边。
事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