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的子民
·蒙田随笔
《感情在我们身后延续》
诸多有关死者的法律中,我觉得最站得住脚的那条是君主身后功过留待他人评定。他们即使不是法律的主人,也是法律的伙伴。正义不能触动他们的人身,但触动他们的声誉或继任者的利益也是有道理的——这些事我们往往比生命本身还重视。遵守这一传统的国家可以获得很多出人意外的好处,贤君也乐意这样做,不然会埋怨有人把他们跟昏君相提并论。我们在任何国王面前必须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因为这有关于他们行使职权,但是钦佩与爱戴则要看他们是否贤德。当他们的权威需要我们支持,我们为了维护政治秩序,可以耐性地容忍他们的无能,掩饰他们的罪恶,对他们的庸庸碌碌提出谏言。但是当这层关系不复存在,就没有理由不崇尚正义,不自由表达我们真正的情绪,尤其没有理由去抹煞忠良之臣深知君主昏庸,还是毕恭毕敬、忠心耿耿辅助他的功劳,这样会让后代失去这个贤良的楷模。有些人抱着个人恩怨,对一位昏君也妄称贤良,这是一私心在损害公道。泰特斯·李维说得对,在王朝中成长的人,说话总是充满夸张虚饰,无一例外的对他们的君主歌功颂德,捧上了天。
蒙田随笔读起来比较晦涩一点,正如他本人所说,他知道自己当下要说什么,但不一定知道接下来要讲什么。每篇文章似乎都思路飘忽不定,从一点出发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第一眼望去似是佶屈聱牙,但多读几遍却又觉得平易近人,像真了一个老朋友在你面前絮絮叨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在字里行间却都透露着这为老人非同凡人的睿智。合上书回味起来,这部朴实无华的随笔集,的确是展现了一个自然状态下的蒙田,一位享受着最温馨自由的老人。
上文摘录的这点论述不由让人拍案称赞,想起自己以前写过的一些有关愤青的文字也有着类似的意思,可惜自己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很难表达的清自己心中所想,现今也羞于挂出来丢人。千古以来有关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从未断绝过,也从未改变过。只是到了如今的民主社会,站在上层的统治者过得更艰难了一些,毕竟被统治者占了绝大多数,况且他们现今也有了赶你下台的能力。所以现在哪里都有那么一股愤青的力量,抨击着政府,抨击着社会。但真是没有这个必要,正如蒙田所说,就算是无能昏君我们也应该支持他们的权威,为维护政治秩序而容忍他们的无能并提出有价值的谏言。封建专制时期统治者们一手遮天,前贤尚且能为了国家机能保持运转而在昏君在位时唯命是从,更何况现今呢?民主从来就不应该是把一个国家的重担统统交付给统治者,然后在自己吃喝享乐觉得哪里不舒服时又跑去责难他们,真正的民主需要每个人都肩负起对国家的责任,维持良好的政治秩序。
当然也不是说愤青们就是错误就是不应该存在的,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许多愤青们也的确表述出了当下存在的问题,但需要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回馈给政府。对于那些扯出许多莫须有的,就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了。